Powered By Blogger

嗨!你也來啦!歡迎~歡迎~~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瑞典概況




瑞典王國(瑞典語:Konungariket Sverige )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於西南通過厄勒海峽大橋與丹麥相連。瑞典於1995年加入歐洲聯盟。 

瑞典面積為449,964平方公里,為北歐第一大國家。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在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國土面積1.3%的城市裡。瑞典為一個現代且自由、民主的國家,其公民享有高質量的生活標準,政府亦非常注重環境保護。

瑞典是傳統的鐵、銅和木材的出口國,其水資源也很豐富,但是石油和煤礦十分匱乏。隨著運輸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形成為一個福利國家。今天,瑞典被視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以及極力追求平等,瑞典二戰後大多數時間是左派社會主義政黨執政,設立許多社會福利制度,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

1397年,瑞典與丹麥和挪威一起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蘭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紀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紀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積為目前的兩倍之大。到1814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後,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並於戰爭時期採取中立國政策,現時為永久中立國。
瑞典位於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部,東面瀕波羅的海和波的尼亞灣,因此有漫長的海岸線。西面為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也是和挪威的分界線。

瑞典國土總面積為449,964平方千米(173,720平方英里),可耕地比率約佔7.0%,歐洲國家面積排名第五位,也是北歐最大的國家。瑞典地形狹長,南北長1574公里,東西最寬僅50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從地理上分成三個大的地區,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山嵐起伏,大片遼闊的森林;斯韋阿蘭位於中南部,多為平原或丘陵,湖泊約9萬個;最南部為約塔蘭,由斯莫蘭高地和肥沃的斯科訥平原組成。大約有15%的瑞典國土位於北極圈以北。哥得蘭島和厄蘭島是瑞典最大的島嶼;維納恩湖、韋特恩湖和梅拉倫湖是瑞典最大的湖泊。南部的厄勒地區和中部的梅拉倫湖周邊則人口密度最高。

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瑞典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氣候。1月平均溫度北部為-14℃,南部為-1℃,7月份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為15到17度。年平均降水量500—750毫米。南部地區以闊葉林為主,最常見的是樺樹;北部和中部均為針葉林,以松樹、雲杉居多。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獅子山





獅子山

獅子山共和國(Republic of Sierra Leone),位於西非大西洋岸,北部及東部被幾內亞包圍、東南與賴比瑞亞接壤,首都自由城。台灣譯為獅子山共和國,香港和中國大陸譯為塞拉利昂共和國。

獅子山國內共有18個種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曼德族(Mende)及譚姆恩族(Temne),兩族約佔全國60%人口。曼德族主要居住於南部地區,而譚姆恩族則聚集於北部地區。

獅子山約有60%的人民信仰伊斯蘭教,10%信仰基督教,30%信仰傳統宗教或其他宗教。獅子山政府奉行宗教自由政策,各宗教間因而能夠和平共處,未如鄰近各國般時常出現宗教衝突。

獅子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而且獅子山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無論是購買能力、健康長壽或是受教育程度都是世界後列,建設更是嚴重不足。

由於礦產豐富,獅子山國的經濟主要依賴礦業,尤其鑽礦業佔了很大分量。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從獅子山國開採的血鑽石以高價售出。在1970以及1980年代的早期,由於礦業中心城市的衰落以及政府日益嚴重的貪污,經濟成長率緩慢。到了1990年代,經濟活動更加衰落,經濟結構與水準也更為退步。在這十幾年之中大部分的經濟活動都因內戰而崩潰。在2002年元月戰爭到達尾聲,大量的外國援助湧入幫助獅子山國的重建。而最主要能使獅子山國經濟重新復甦的關鍵將是未來政府能否有效地減少貪腐,尤其大多數人都認為內戰是因領導者而起的。政府能否成功地管理鑽礦中心,對於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象牙海岸




科特迪瓦,舊譯象牙海岸(法文:Côte d'Ivoire),全名象牙海岸共和國(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是位於西非的國家,東接迦納,南臨幾內亞灣,西及賴比瑞亞和幾內亞,北鄰馬利、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熱帶國家之一,但由於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內戰頻仍,致使經濟一蹶不振。

象牙海岸位於非洲西部海岸,南向幾內亞灣,西接賴比瑞亞及幾內亞,北鄰馬利和布吉納法索,東靠迦納。面積32246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50公里。境內地勢由西北略向東南傾斜,總體起伏不大,西北部為海拔500-1000米的芒達山和丘里山地,北部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東南部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瀉湖平原。最高峰為位於象牙海岸與幾內亞邊境的寧巴山,海拔1752米。主要河流呈南北走向,有邦達馬河(950公里)、科莫埃河(900公里)、薩桑德拉河(650公里)和卡瓦利河(600公里),河流總流長3100多公里,總流域面積232,700平方公里。屬熱帶氣候。北緯7°以南為熱帶雨林氣候,北緯7°以北為熱帶草原氣候。2-4月氣溫最高,平均為24-32℃;8月氣溫最低,平均為22-28℃,一般說來,全國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加高,中部有少數海拔914到1524公尺的山峰,高原表面由砂礫所構成,這個國家的地形,自南部海岸穿越全國直到北方邊境,可以明顯地區分為鹹水湖、森林和草原等三個地區,鹹水湖區從弗烈斯哥到迦納邊界,長約297公里;這一個地區由一條狹長的沙洲將它和大西洋隔開,沿著海岸到賴比瑞亞之間,多數是高聳的岩岸。鹹水湖區呈赤道性氣候,氣溫經常在攝氏24.4到28.3度(華氏76度到83度)之間,濕度也在77%到85%左右。在每年140天的濕季中,降雨量高達3250公釐,草原區靠近北部邊境,是一處植物滋長的大草原。這個地區屬熱帶氣候,並分成十分明顯的乾濕兩季,由東北方撒哈拉沙漠吹來乾燥多塵的亞爾瑪丹風,使此區域自每年十二月起到第二年的二月止成為乾冷季節,每年三月到十一月是濕熱季節,雨季的情形是特別,沒有連下十天、八天的雷雨,也沒有綿綿不斷的毛毛雨,經常是每隔一兩天下一場傾盆大雨,下一兩個小時後又雨過天青,涼風習習,境內主要河流有柯摩河、邦達河、沙桑特拉河和加瓦拉河等,都向南流;所有河流雖然只能夠通航六十多公里,但是對於漂運木材已相當便利。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烏爾都語: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位於南亞,東與印度比鄰,南面是印度洋,西與伊朗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連,東北面可通往中國的新疆。在烏爾都語中,「巴基斯坦」這個源自波斯語的字的意思為「聖潔的土地」或「清真之國」。從前首都在喀拉蚩,現在首都位於伊斯蘭瑪巴德。巴基斯坦是英聯邦成員國。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東與印度比鄰,南面是印度洋,西與伊朗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連,東北面可通往中國的新疆。面積為79.6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克什米爾)。
氣候
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處於亞熱帶,氣候總的來說比較炎熱乾燥,每年平均降雨量不到250毫米,1/4的地區降雨量在120毫米以下。巴最炎熱的時節是6、7月份,大部分地區中午的氣溫超過40℃,而在信德和俾路支省的部分地區中午氣溫則可能高達50℃以上。海拔高度超過2千米以上的北部山區比較涼爽,且溫差大,晝夜平均溫差14℃左右。氣溫最低的時節是12月至2月。

巴基斯坦是擁有多元化的經濟,是世界第25大經濟體。作為一個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截止2007年,巴基斯坦的年平均經濟增長連續4年達到7%。儘管1947年獨立時很窮,巴基斯坦在隨後40年中取得了高於世界平均的經濟增長,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不明智的政策卻導致經濟減速。最近幾年來,大規模經濟改革改善了經濟前景,加快了增長,尤其是製造業和金融服務部門。近年來巴基斯坦在外匯兌換市場的地位和硬通貨的儲備都有顯著提高。2005年估計有400億美圓外債。但是,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和美國的巨額債務減免,外債數額最近幾年顯著減少了。巴基斯坦的國內生產總值(由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估計有4754億美圓,人均收入2542美圓。貧困率據估算有23%到28%。巴基斯坦的經濟增長率過去5年間穩步增加。不過,通漲壓力和低儲蓄率可能使這種高增長率無法持續。以年增長率4.9%計算,巴基斯坦還需159年才能成為一個已開發國家。

巴基斯坦的經濟結構由主要是農業為基礎轉變為服務業為基礎。如今農業只貢獻國內生產總值的20%;而服務業佔53%,批發和零售貿易占這個產業的30%。過去幾年,Karachi Stock Exchange 和世界其他新興市場的一樣增值。大筆外資被投入到電訊、房地產和能源等領域。其他主要產業包括軟體、機動車輛、紡織、水泥、化肥、鋼鐵、造船、航空太空工業和軍火生產。

貨幣採用巴基斯坦盧比,1盧比等如100派沙(Baisa)。硬幣計有:1盧比、2盧比、5盧比;紙幣有:5盧比,10盧比、20盧比、50盧比、100盧比、500盧比、1000盧比及5000盧比共7種。現時(2010年3月)巴基斯坦盧比兌美元的匯率約為1對0.01176;即一美元大約等於85盧比。
巴基斯坦煤炭資源豐富。根據巴基斯坦地質調查局(GSP)的估算,巴基斯坦的煤炭資源量在1850億噸左右,其中1840億噸在信德省,佔全國總量的99.5%。

在2006年11月中國與巴基斯坦簽定了自由貿易協定,希望把當時42億美圓的雙邊貿易額在五年之內增長到150億美圓。巴基斯坦在2007年的出口額達到了205億8千萬美圓。

丹麥影片





馬里概況



馬利共和國(République du Mali)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家,向北與阿爾及利亞、向東與尼日、向南與布吉納法索和象牙海岸、向西南與幾內亞、向西與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接壤,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它的北部邊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數人集中在南部,尼日河和塞內加爾河源於這裡。馬利過去也被稱為法屬蘇丹,它的名字來源於馬利帝國。




馬利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沙漠。北部從阿爾及利亞伸入的阿哈加爾山脈形成一個高地。南部和中部是尼日河寬廣的低地。馬利的氣候從熱帶溫暖的氣候一直到撒哈拉沙漠的沙漠氣候。南部年降雨量可達1000毫米,北部有些地方終年不雨。南部是潮濕的草原,向北演變成灌木草原、半沙漠和沙漠。
馬利有約20個不同的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是班巴拉人。這些不同的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和平共處。東北部蘇丹地區的居民很早就與北非的穆斯林交往,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同時國內也有許多非洲傳統的信仰。馬利非常重視它多種的文化歷史。

54%的馬利人是文盲,約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有乾淨的水源。平均期望壽命為45歲。人均國民收入只有192歐元。

官方語言是法語,但許多馬利人將法語看作外語,馬利有許多民族語言,大多數馬利人懂多種這些語言。

在馬利北部過去經常發生圖瓦雷克人的獨立運動。

馬利國家面積的2%是農用地,同時80%的勞動力在農業工作。在尼日河和塞內加爾河流域以及在南方多雨地區農業用地非常密集。種植物有花生、玉米、高粱和棉花等。

北方由於乾旱收穫不能獲得保證,但由於人口增加所造成的壓力到年降雨量200毫米的地方也有很多農田,主要作物是小麥和綠色飼料。

瑞士旅遊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稱呼採用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雙拉丁字母國家代號是「CH」)通稱瑞士(德語:die Schweiz;法語:la Suisse;義大利語:Svizzera;羅曼什語:Svizra),是一個位於西歐中部的內陸山地國家,面積41,285 km²,人口約770萬。

瑞士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雖沿用舊稱「瑞士邦聯」,但在1848年改憲後已實行聯邦制),由26個州組成。伯恩是聯邦政府所在地,但是該國的經濟中心是三座全球城市:日內瓦、巴塞爾,蘇黎世。蘇黎世和日內瓦分別被列為世界上生活質量最高城市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瑞士北接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瑞士擁有很悠久的中立國歷史傳統,自從1815年以後從未捲入過戰爭;同時許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以及聯合國在歐洲的兩個辦事處之一。但瑞士並不是歐盟成員國。瑞士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按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四種民族語言: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瑞士的建國通常追溯到1291年8月1日,8月1日是國家假日(國慶日)。

瑞士與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列支敦斯登五國交鄰,國境幾乎都在阿爾卑斯山脈之中,多是高山及湖泊。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最高最大的山脈,綿延瑞士境內的中部,有歐洲著名山峰——少女峰。1891年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寫道:「少女峰這個名稱很好,沒有比少女更潔白無瑕和聖潔的了。」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瑞士境內獨有多座數千公尺的山峰,和終年不化的冰河,使他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
瑞士的主要產業有旅遊業、精密機械工業(鐘錶、光學器械)、化學藥品工業、金融業(銀行、保險)。瑞士的工業比一般所知的更發達,然而瑞士到1888年時仍不保護外國的工業專利,但這也讓瑞士的工業發展省下許多時間。

瑞士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是67,384美元 (2008年估算),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