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嗨!你也來啦!歡迎~歡迎~~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吉里巴斯


吉里巴斯共和國,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分成吉爾伯特群島、鳳凰群島和萊恩群島三大群島,共有32個環礁及1個珊瑚島,分布於赤道上3800公里的海域。「吉里巴斯」這個字原意為該國三大群島當中最大的吉爾伯特群島之密克羅尼西亞語音譯,讀作 /kiribas/ ,擁有世界最大海洋保護區。

吉里巴斯分為三個群島,分別是吉爾伯特群島(首府:塔拉瓦環礁)、萊恩群島(首府:聖誕島)和鳳凰群島(首府:坎敦)。

吉里巴斯所屬島嶼東西跨越數千公里,主要的吉爾伯特群島在經線180度線以西,而鳳凰群島與萊恩群島則在經線180度線以東。其所屬島嶼範圍包含東西南北四半球,也是世界上唯一踩跨四個半球的國家。若依照理論時區劃分,兩地計時將相差一天而造成不便。吉里巴斯遂將鳳凰群島與萊恩群島的法定時區分別訂為UTC+13與UTC+14,令其與位於UTC+12時區的吉爾柏特群島同屬一天,而時間更早。也因為如此,萊恩群島成為全球唯一使用UTC+14時區的地方,也使得吉里巴斯成為全球一天當中最早開始的國家。

吐瓦魯




吐瓦魯(英語:Tuvalu),是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少的國家(僅次於梵蒂岡)。由於地勢極低,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對吐瓦魯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

吐瓦魯氣候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最高溫度可達攝氏40度,最低溫約攝氏22度,一般平均氣溫約介於攝氏26至32度之間。全年雨量在3,000至3,500公釐之間。每年3至10月為東北貿易風季節,天氣較涼,11月至2月為狂風暴雨季節,經常發生颶風或強風。

吐瓦魯由9個環狀珊瑚島組成,位於西南太平洋,南緯5至10度,西經176至179度之間,南北縱深約560公里。9島中一島幾無人煙,無山丘河流,最高處不超出海平面四公尺,海岸常遭海水侵蝕,土地有減無增,因此吐瓦魯政府頗注意維護海岸線,全球變暖效應及海平面升高問題。

2001年,吐瓦魯政府宣佈面對著海平面上升,吐瓦魯的居民將會撤出該群島。紐西蘭同意接受每年配額的撤離者,但是澳大利亞則拒絕了吐瓦魯政府的請求。吐瓦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土地貧瘠不適農耕,幾無儲水區。

吐瓦魯幾乎沒有天然資源,它的主要收入來自外國的援助。主要產業為捕魚業及旅遊業,但因為它地處遙遠所以每年只有少數旅客到達。另出售郵票亦為吐瓦魯財政來源之一。

吐瓦魯陸地小,土地貧瘠,幸海產豐富,但技術落後,開發不足。依賴與外國漁業合作,收取入漁費為重要經濟來源。 吐瓦魯青年多赴諾魯磷公司或海外輪船工作,賺回工資收入,故僑匯為重要外匯收入。

吐瓦魯長年依賴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提供財政援助。 故英、澳、紐等國成立吐瓦魯信託基金,委請英、紐、澳財政顧問公司負責管理及投資,將存款利息或投資利潤作為發展吐瓦魯經濟。 吐瓦魯經濟尚屬「自然經濟階段」,捕撈、種植為主要經濟產業活動,吐瓦魯基本上還沒有工業。 該國主要出口項目為魚貨、椰乾、手工藝品等等。

吐瓦魯的經濟本來靠出口鳥糞造成的氮肥來支持,但由於海平面不斷上升,使國家的平地日漸縮少。在2000年,由於網際網路普及化,吐瓦魯以3000萬美元高價出租其國家的網際網路域名「.tv」來維持國家經濟。
吐瓦魯流通貨幣為澳元。儘管經濟規模小,但財政管理頗為謹慎,經常保持盈餘,並無累積龐大外債。

全國人口約10,000人,三分之一居住在富那富提島。

吐瓦魯人屬玻里尼西亞族,與東加及薩摩亞屬同一族。當地主要語言為吐瓦魯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居住於北方Nui島之居民則用吉里巴斯方言。



馬紹爾群島


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是位於北太平洋的島國,土地面積181平方公里。首都位於馬久羅(Majuro)。

馬紹爾群島共計有29座環礁及5座偏遠島嶼,地理上分為東面的拉塔克(日出)島鏈和西面的拉力克(日落)島鏈。全國三分二人口住在馬久羅和伊拜(Ebeye)兩環礁的島上。

馬紹爾群島未正式劃分行政區,但可分為26個立法選區(legislative districts)。

國內約有6萬人,以漁業和農業為主,海域內富有鈷殼和錳結核等資源,魚產豐富。出口貨品主要為冷凍魚、椰子產品及加工品和土產的手工藝品等。

馬紹爾群島與全球73個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在馬紹爾群島設有大使館,菲律賓、以色列、土耳其在馬紹爾群島設有榮譽領事,馬紹爾群島亦於美國、日本、斐濟、中華民國設置大使館。
海外的馬紹爾群島公民如在沒有大使館的地區需要急難救助,可以向當地的美國大使館提出協助,美國大使館應提供馬紹爾公民與美國公民相同的對待。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託管近40年,至今仍與美國關係密切。

馬紹爾群島使用美元,各種現代商品均相當依賴美國進口。根據《自由聯繫條約》規定,馬紹爾群島軍事防衛任務交由美國執行,國民也可參加美國軍隊。另外,馬紹爾群島國民也可自由進出美國和在美居住、就業和就學,無需簽證(但犯事者可被美國驅逐)。馬紹爾群島的對外郵政由美國郵政負責,郵資也根據美國標準,寄往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美國各州、屬地和軍事外交駐地的郵件均按國內郵資計算。

《自由聯繫條約》也規範美國對馬紹爾群島政府的各項財政支援,以及美國陸軍租借Kwajalein環礁的條件等。因為各項的支援和撥款項目,美國對馬紹爾群島的事務主要由內政部的島嶼事務辦公室(而非國務院)負責。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文:Repubblica Italiana ,通稱為「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際代碼為IT。義大利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包圍著兩個袖珍國—聖馬利諾與梵蒂岡,而在瑞士擁有盧加諾湖這個境外領土。全國行政劃分20個大區(其中5個為自治區)、110個省與8,100個城市。首都為羅馬,義大利王國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杜林(1861年—1865年)及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義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據2009年統計,義大利人口大約為6,020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00人,屬於溫帶氣候。義大利是歐洲人口第6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第23多的國家。義大利因其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為數眾多的人類文化遺產而被稱為美麗的國度(Belpaese)。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義大利區域是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經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義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及東哥德人等日爾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及拜占庭人等。在幾個世紀後,義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在過去大部份的羅馬歷史中,義大利過去經常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而在19世紀,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觸角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 、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特許權。

義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重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首都。在2007年造訪義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 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 ,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古老城市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義大利是一個民主共和國,也是一個已開發國家,它的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上排名第8名。義大利在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18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 。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義大利分別是世界第7大與第10大經濟體。義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義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義大利也參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義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義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位在羅馬。義大利在歐洲具有社會、政治及軍事上的重要影響力,就像法國、德國、英國及俄羅斯一樣。義大利也擁有高度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時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上第2位,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義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義大利人的預期壽命則排名在世界第19位,名列紐西蘭人之後。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直到2010年為止總共擁有4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國家。

芝加哥



芝加哥(英語:Chicago)位於美國中西部,屬伊利諾州,東臨密西根湖,轄區內人口約290萬。芝加哥及其郊區組成的大芝加哥地區,人口超過90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主要的金融,文化,製造業,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3年建市以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見的別名包括:「第二城」,「風城」,「芝城」等。

芝加哥位於伊利諾州的東北角,瀕臨密西根湖的西南端,地理坐標為41°53′0″N 87°39′0″W / 41.883333°N 87.65°W / 41.883333; -87.65。芝加哥位於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水系的分界線上。境內有兩條河流,芝加哥河流經市中心,卡拉麥特河(Calumet River)則穿過城市南部的工業區。兩條河流原來都流入密西根湖。20世紀初,為使芝加哥河的城市污水不繼續污染密西根湖水,芝加哥河水流方向被倒轉,通過運河向南匯入密西西比河水系。

依照美國調查署數據,芝加哥市總面積為606.1 km², 其中588.3 km²為陸地,17.8 km²為水面。水面大約佔總面積的2.94%。

芝加哥附近地區的地形相當平坦,平均海拔高度為176 m。 最低海拔是湖岸的176 m,最高海拔為南部郊區垃圾掩埋場的224 m(41°39′18″N 87°34′44″W / 41.655°N 87.57889°W / 41.655; -87.57889)。

芝加哥氣候代表美國中西部溫帶,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一年中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最高氣溫為29.3 °C, 平均最低氣溫為19.1 °C;而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最高氣溫為-0.7 °C, 平均最低氣溫為 -8.8 °C。歷史上記錄的最高氣溫為40.6 °C(1934年7月24日),最低氣溫為−32.8 °C(1985年1月20日)。

由於位於密西根湖畔,芝加哥雨水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974 mm。夏季為降水最多的季節,降水通常是雷雨或陣雨形式,少有持續的降水。冬季則降水最少,通常都是下雪的形式。最大單日降水量為1987年8月14日記錄到的164 mm。

菲律賓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英語: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當地華人稱作菲律濱)是一個群島國家,為東南亞國家之一,位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台灣相鄰,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尼相鄰,西隔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賓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101個島嶼組成,分為呂宋島、維薩亞斯群島和民答那峨島三大島群。

菲律賓約有9,200萬人口,居世界第12名。此外約有1,100萬菲律賓人居住於海外工作。菲律賓群島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印度和伊斯蘭文化,隨著貿易發展也帶來了中國文化。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時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於1565年起佔領菲律賓,展開長達三百多年的統治。此期間來自西方的傳教士積極傳播天主教,至今天主教仍是菲律賓的主要宗教之一。

19世紀末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戰爭、美菲戰爭之後,徹底成為美國殖民地。二戰期間菲律賓為日本所佔領,戰後獲得獨立。美國在菲律賓留下了英語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曾經歷數次經濟快速成長。然而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政局時常動盪,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菲律賓發展的一大因素。

菲律賓分為呂宋島、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個島組,設有17個大區(包括國家首都區、科迪勒拉行政區和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在內),下設76個省。

菲律賓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構成。多活火山,地震頻繁。棉蘭老島的阿波火山是菲律賓最高的山峰,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蘭老河、卡加延河,貝湖是全國最大湖泊。
菲律賓海岸線長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森林佔地40%以上,礦藏有金、銀、鉻、銅、錳、鐵等。

菲律賓北部屬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國各地普遍炎熱,海平面溫度約為27℃,熱季與涼季溫差僅為3℃,各月平均溫差則為3℃ - 12℃。全國平均溫度最高為33.2 - 39.9℃,最低為16.7 - 20.9℃,最高及最低氣溫的分布在全國無明顯差別。海拔高的地區則溫度略低,如海拔約1450米的碧瑤,平均溫度比馬尼拉低7.5℃ - 9.3℃左右。而菲律賓一些鄰近台灣的地區,以巴丹群島為例:每逢冬季,如果中國大陸有較強的冷鋒南下,一般也會略過,令巴丹群島甚至呂宋島佬沃,氣溫會降至攝氏20度以下。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雨、多颱風。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南非概況





加拿大




加拿大(英文、法文:Canada,IPA讀音:/'kænədə/(英)/kana'da/(法)),(1867年7月1日)是北美洲最北的一個國家,西抵太平洋,東至大西洋,北濱北冰洋,領土主張直到北極。加拿大東北方和丹麥領地格陵蘭相望,東部和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相望,南方及西北方與美國接壤,邊界長達8892公里,為全世界最長不設防疆界。加拿大由十個省和三個地區組成,首都為渥太華。亦是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最多國內城市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 

就國土總面積來說,加拿大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國(陸地面積為世界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但是人口密度非常低,總共只有3,400多萬居民。加拿大是個具有現代化工業及科技水平的發達國家,能源資源充足,經濟體制依靠自然資源。

「加拿大」一詞源於美洲原住民語言休倫-易洛魁語中的「Kanata」,意為「村莊」。加拿大立國初期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領(英語:The Dominion of Canada,法語:Le Dominion du Canada),在1930年代後,聯邦政府就停止使用全稱。1967年,英廷正式放棄「加拿大自治領」的稱號。此後在正式場合,都是使用「Canada」一詞作為官方國名。

加拿大東部被分爲北方的寒帶森林地帶和無植物的加拿大地盾與哈德遜灣以及拉布拉多高原地帶,南方有非常肥沃以及人口稠密的聖勞倫斯河峽谷。中部大部份是平原和草原。西部加拿大主要是崎嶇的洛磯山脈。
加拿大全境分布有許多大湖,包括在南方跟分美國部分國界的五大湖。加拿大的淡水資源佔世界淡水資源的20%,其中35%為可更新的。

廣闊的北方主要是極地氣候的低地,所以很少人居住。只有少於三萬人住在有大約西歐一樣大的努納武特地區。大多數大城在比較溫暖的的南部,更多的集中在東南部。最大的城市是安大略的多倫多、魁北克的蒙特婁、卑詩的溫哥華、安大略的渥太華、亞伯達(艾伯塔)的卡加利。
加拿大2006統計總人口為31,612,897,比2001年增長了5.4%。原住民在加拿大被稱為第一民族,佔人口的2%;其他98%是移民和早期移民後代:

大部分加拿大人是歐裔
  • 尤其是英裔:61.3%(1981年)
  • 法裔:25.7%
  • 11%中大部分是從亞洲來的移民家庭和後裔。(見加拿大籍華人)
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其中是英語較廣泛使用的語言。使用法語的人的79.3%集中在在魁北克,一些在安大略、紐賓士域。
 
加拿大無國教,人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其中45%是天主教徒、35%新教徒。(資料來源:1991年戶口普查)

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英文:Belgium /ˈbɛldʒəm/ (幫助·關於),荷蘭文:België,法文:Belgique,德文: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國土涵蓋30,528平方千米(11,787平方英里),人口約達1070萬。 

比利時橫跨日耳曼歐洲與拉丁歐洲的文化邊界,是二大語族——佛蘭芒語與法語使用者的家鄉,其中人口組成以弗拉芒人和瓦隆人為主,外加小部分的德語使用者。比利時的二大行政區為:北方佔全國人口59%、以荷蘭語為主的法蘭德斯區,以及南方以法語為主的瓦隆尼亞區,人口則佔31%,其東部並有一個小規模的德語文化區。比利時的多元語言現象,以及其延伸的政治、文化衝突,皆充分反映於其政治史與複雜的政府體系上。

比利時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北鄰為荷蘭,南接為法國,東南臨盧森堡,東與德國接壤。國土面積3.05萬平方公里。

比利時分為三大地理區域:西部的海邊平原、中部的高原、以及東部的阿登山脈。西部平原地勢平坦,有諸多圍海造出的窪地。中部為漸漸升高的平原地區,土地富饒,河流眾多,灌溉充分,同時也有一些洞穴和峽谷。東部為阿登山脈,地勢升高,最高點海拔694米(博特朗日山:Signal de Botrange),多森林,多處基岩裸露,不宜耕種。這也是比利時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棲息處。
比利時主要河流有:斯凱爾特河(荷:Schelde;法:Escaut),流經圖爾奈、根特、安特衛普,和默茲河(法:Meuse;荷:Maas),流經那慕爾、列日。

比利時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涼爽、多雨,夏天平均氣溫25 °C,冬天平均氣溫7.2 °C。全年最低與最高氣溫一般在-12.2 °C和32.2 °C左右。
主要城市有:布魯塞爾(人口:1,094,781(2009年7月1日資料))、安特衛普(人口:472,526)、根特(人口:233,120)、夏洛瓦(人口:201,300)、列日(人口:186,805)、布魯日(人口:117,224)。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索羅門群島

索羅門群島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方,巴布亞紐幾內亞東方,是英聯邦成員之一。共有超過990個島,陸地總面積共有28450平方公里。索羅門群島的首都霍尼亞拉(Honiar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的轉捩點所在地。

現行憲法是1978年7月7日獨立時頒布的憲法。憲法規定,國體為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由索羅門群島總督代表。總督必須是索羅門群島公民,由議會提名,女王任命,任期五年。一院制的國民議會行使立法權,總理領導下的內閣行使行政權,總理由議會從議員中選舉產生,部長由總督根據總理的推薦任命。

索羅門群島政府以弱的政黨和非常不穩定的議會的聯盟為特點。 他們受頻繁的不信任投票影響,內閣因此經常改組。

全國分為9個省。有消息來源稱部分或全部的省被改制為州。

索羅門群島是一個遼闊的島國,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東邊,西臨所羅門海,西南臨珊瑚海,由多個島嶼組成: 喬伊索島(Choiseul)、肖特蘭群島(Shortland Islands)、新喬治亞群島(New Georgia Islands)、聖伊莎貝爾島(Santa Isabel)、拉塞爾群島(Russell Islands)、佛羅里達群島、馬萊塔島(Malaita), 瓜達爾卡納爾島、斯凱亞納島(Sikaiana)、 馬拉馬西克島(Maramasike)、 Ulawa 、Uki 、馬基拉島(Makira)、 Santa Ana 、 拉納爾島(Rennell)、貝羅納島( Bellona)及桑塔庫魯茲群島(Santa Cruz Islands)。最西與最東之間的島嶼大約相距1500公里。特別是位於萬那杜以北的桑塔庫魯茲群島遠離其他島嶼多於200公里。

島嶼多為火山島,不同活動程度的火山位於一些較大的島嶼,而許多較小的島嶼只是由沙子與棕櫚樹覆蓋的小環礁島。

索羅門群島由兩組截然不同的陸地生態區組成。當中大多數島嶼,連同屬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領土的布干維爾島(Bougainville )及布卡島(Buka),都屬於索羅門群島雨林生態區;桑塔庫魯茲群島是所羅門東邊主要的一群,與臨近的萬那杜群島屬於萬那杜雨林生態區。這兩個生態區,連同鄰近的新喀里多尼亞、俾斯麥群島、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屬於澳亞大陸生態區的範圍。

索羅門群島的居民所信的宗教96%是 基督教(其中45%是聖公會,18%是羅馬天主教,12%是United,10%是浸信會,7%是安息日會,4%其他宗派教會)以及大約4%當地土著信仰。

旗地由淺藍、綠色兩個三角形構成。一道黃色寬條從靠旗杆一邊的下旗角與旗地右上角連接。靠旗杆一邊的淺藍色部分有五顆白色的五角星,上、下排各兩顆,中間為一顆。淺藍色象徵藍天和環繞索羅門群島的海洋,綠色象徵覆蓋這個島國的森林。五顆星象徵組成這個島國的五個區域島群(即東、西、中央、馬萊塔和外圍的島群)。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新幾內亞




新幾內亞(香港譯新畿內亞)位於澳洲以北,是世界上第二大島嶼。新幾內亞在西元前5000年時仍然與澳洲相連,後來由於海平面上升,使兩者被海水分隔,形成了今日的托列斯海峽。有時,本島亦被稱為「巴布亞」,但有時巴布亞亦單指本島的一部份。此外,印尼語稱呼本島為「伊利安」。 

本島因19世紀受歐洲國家殖民侵略,國界大致上沿用昔日德、荷佔領地一分為二:
  • 位於東經141度以東的,屬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由1975年開始脫離澳洲成為獨立的國家。
  • 位於東經141度以西的,屬於印尼的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這部份一直都有分離活動,要求從印尼獨立。
 本島的歐洲殖民歷史始於1828年,當時荷蘭人佔領了本島的西半部,並相繼於1895年設立貿易站,及於1910年建立省城Hollandia(即今日的Jayapura)。1883年,法國佔領了本島的東南部,改名為新愛爾蘭,但很快又被昆士蘭自治殖民領佔領。英國在1884年反對昆士蘭佔據新愛爾蘭,並把當地變成由英國直接管轄。餘下本島的東北部亦於同年被德國佔領,並宣稱為其保護地。

1906年,英國把新愛爾蘭的管轄權交給澳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澳洲強行奪取德國在新幾內亞的屬地,並於1920年得到國際聯盟的承認。
1942年,日本軍隊南下至本島,同時入侵荷屬新幾內亞及東部澳洲的領土,使本島東部和北部的高地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南太平洋的主戰場。當地原住民不時為日本軍隊提供協助,藉以對抗澳洲及美國的軍隊,並幫助於島上運送傷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新幾內亞西部於1959年舉行選舉,成立巴布亞議會,並籌備於1961年4月5日獨立。當時議會已決定了新成立的國家的國號為新巴布亞、訂立了新的國徽、新國歌,以及以晨星為圖案的新國旗。新國旗於1961年12月1日升起,並與荷蘭國旗並排。1961年12月18日,印尼入侵西巴布亞,結束了它短暫的獨立日子。1975年,澳洲正式給予新幾內亞東部全面獨立的地位,成立了巴布亞新幾內亞。

剛果風光




剛果民主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簡稱民主剛果;中國大陸也稱其作剛果(金)(『金』指其首都金夏沙),以區分國名相似的剛果共和國。舊稱薩伊(法語:Zaïre),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首都為金夏沙。該國陸地面積約234.5萬平方公里,其1998年聯合國估計人口約為4920萬。 

民主剛果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當時稱比屬剛果。1960年2月獨立。與鄰國同稱剛果共和國,在兩國名稱後括注首都名稱以作區別。1964年8月1日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薩伊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佔首都金夏沙,宣布就任總統,並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
剛果(金)位於中部非洲西部,赤道橫貫其中北部,東接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北鄰蘇丹、中非共和國,西界剛果,南界安哥拉、尚比亞。剛果河自東向西流貫全境,另外有烏班吉河、盧阿拉巴河等重要支流。東部邊界自北向南有阿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伍湖、坦干依喀湖和姆韋魯湖等湖泊。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位置在非洲中部,位於非洲赤道心臟地帶,地大物博,為非洲僅次於阿爾及利亞和蘇丹的第三大國。全國總面積2344858平方公里。北鄰中非共和國,東北和蘇丹接壤。東鄰東非地塹,峭壁深谷,水深奇秀,與烏干達、坦尚尼亞、盧安達和蒲隆地相接。南與安哥拉毗連,東南界尚比亞,西界剛果。西南部剛果河下游一隅瀕大西洋,海岸線只有37公里長。 這個橫跨赤道的國家,國境佔剛果盆地的絕大部份,並且被支流密佈的剛果河所灌溉;除中下游有較大的平原外,其餘東、北、南三面都是被高原和山地所環繞,其中又以南方和東南方的山嶺最為高峻。平均海拔由600公尺到1500公尺。
剛果民主共和國大部份地區位置在北緯4度到南緯4度間,屬赤道氣候區,全年氣溫在攝氏21.1度(華氏70度)以上,平均溫度是攝氏27.8度(華氏82度),濕熱多雨。

以全境來說,全年分乾、雨兩季;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五月是雨季,氣候濕熱;六月到十月是乾季,氣候溫和。但是在夏天,中部和東部高原地區常有陣雨或豪雨,不失為解暑的天然良劑;並且中部山地海拔有1000公尺到2000公尺,高處山頂終年被雪掩蓋,通常被叫做「月球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