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嗨!你也來啦!歡迎~歡迎~~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中國歷史




中國(漢語拼音: Zhōngguó)是位於亞洲東部的一個廣大地域或國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歷史上的中國版圖最大之時不僅包括了今天的大中華地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曾包括越南中北部、緬甸東北部、克什米爾一部、朝鮮半島北部、外蒙古,以及中亞、西亞和西伯利亞的部分地區。 

居於中國疆域內的各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亦稱「中國人」或「華人」、「華族」,移居境外的華人多被稱為「海外華人」。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廣的民族。在少數民族當中,人口過500萬(2000年人口普查)的有壯、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和藏等9大民族,通用漢語,少數民族地區往往使用各民族自己的語言。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有國樂、戲曲、書法和國畫等,傳統娛樂活動有象棋、圍棋和麻將等。中國的格鬥術武術舉世聞名。茶、酒、菜和筷子等為中國的特色飲食文化,春節(中國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等為傳統節日。中國傳統上是一個儒學思維國家。中國人有強烈的家庭觀念,因此將代表家庭的姓氏置於人名之前。中國人還重視教育及對人才的選拔,春秋時期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開始辦私塾培養人才,漢朝時採用察舉推選政府官員,隋朝起實行科舉在平民中選拔人才。自古以來在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成就浩如煙海,明清以來西方的近代科技和民主政治思想傳入中國。

中國歷來重視編修歷史,歷朝歷代都設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詳盡的歷史資料,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等。距今約4000多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後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有夏、商、周、漢、唐、宋、明和清等,各朝各代也出現過太平盛世,如漢朝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唐朝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明朝萬曆中興、清朝康乾盛世等,科學研究顯示中國朝代的更替常受氣候與糧食生產量影響,會導致處在戰亂或分裂時期。中原王朝歷史上不斷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戰,如匈奴、突厥、鮮卑、蒙古和女真(滿族)等,其中,魏晉時代曾經有五胡亂華,而蒙古和女真甚至入主中原,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發展進程,眾多民族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辛亥革命後,中國的帝王國體於1912年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國體的中華民國,後於國共內戰時,國民政府遷臺,遂形成中華民國(實際統治台灣地區)與新生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大陸地區)分治的局面。

國共內戰於1949年結束後,使得兩個均聲稱自己繼承「中國」的正統國名但互不隸屬的政治實體並存,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和中華民國政權均聲稱對整個中國擁有主權。目前中國的版圖由兩個不同國號的政治實體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和中華民國政權實際控制之領土重疊交叉而組成,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實際控制區佔全中國面積的絕大部分,故某些情況下中國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而中華民國政權實際控制地區則往往簡稱為臺灣或臺澎金馬。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olombia)是南美洲西北部的一個國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它的北部是加勒比海,東部與委內瑞拉接壤,東南方是巴西,南方有秘魯和厄瓜多,西部是巴拿馬和太平洋。

哥倫比亞的西部是安第斯山脈,分裂成三個部分:西部、中部和東部山脈。在考卡河和馬格達雷那河沿加勒比海流向低地平原。海岸線長2900公里。境內顯著地分為西部山地區和東部平原區。哥地處熱帶,氣候因地勢而異。東部平原南部和太平洋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一千至二千米的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

哥倫比亞的種族是當地土著印第安人、西班牙殖民者和非洲奴隸混合的結果,產生了混合的印歐混血人群(58%)、白人(20%)、黑白混血兒(14%)、黑人(4%)和印第安—黑人混血兒(3%)。現在,只有大約1%的人可以認為是純種的有自己語言和風俗的印第安人。哥倫比亞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哥倫比亞是拉丁美洲人口第三大國,只排在巴西和墨西哥之後。農村人口大量湧向城市。城市人口比例從1951年的57%上升到1994年的74%。3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00,000。東部9個低地省份占哥倫比亞面積的54%,但是只有不到3%的人口,人口密度低於1人/平方千米。

哥倫比亞的經濟受到國內需求減少、嚴峻的政府預算和苦難的安全形勢的困擾。現政府面對著從養老金改革到減少失業率的挑戰。哥倫比亞的兩大出口產業:石油和咖啡前景不明朗,需要有新的開探來抵消日益減產的石油,而咖啡的收穫和價格前景令人沮喪。

公眾安全是哥倫比亞商業領導者關心的問題,他們號召政府在與起義軍的和平談判中能取得進展。哥倫比亞現在正在繼續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來推動經濟和和平進程。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拼圖

寫真集

















安哥拉




安哥拉(葡萄牙語:República de Angola,剛果語:Repubilika ya Ngola),是非洲的一個國家,位於非洲西南部,首都羅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尚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與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

安哥拉西部有濱大西洋的狹窄平原,北部鄰近剛果三角洲一帶地形開闊。內陸為安哥拉高原,平均海拔1200公尺,最高點莫寇峰(2619公尺)。境內多河流,但大多不通航運。安哥拉的位置在非洲的西南岸。北和東北界剛果民主共和國。東接尚比亞。南和納米比亞接壤。西濱南大西洋、隔海遙對聖赫勒拿群島;全國總面積共1,246,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600公里。全境大部份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區更為高亢。有一片沙漠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邊,靠近西部海岸的地方,有狹長的平原。

安哥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高原氣候,每年有溼季(10月~3月)及旱季(4月~9月),位在高原上的夫安波一帶,海拔有1500公尺,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1450公釐,日平均氣溫為攝氏24至29度。濱海地區的氣溫和雨量均很低。羅安達以南屬半乾燥氣候,羅安達則是典型的草原氣候。
西部低地夏季十分炎熱。境內年分乾濕兩季,每年五月到八月是乾季。每年九月到第二年四月是濕季。每年三月到十二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北部平均年雨量在750公釐左右;南部和西北部海岸,平均年雨量在500公釐以下;南部靠海岸的地帶,平均年雨量只有300公釐左右。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為主,產木薯、穀類、香蕉、大蕉、棉花、木材、玉蜀黍、棕櫚油、蔬菜、麻、咖啡及煙草。礦產則有鑽石、鐵、石膏、瀝青、鹽、石灰石、磷酸鹽及錳。有煉油工業,主要分部於卡賓達的濱海地帶,產品佔近年出口收益的75%以上。亦有食品加工、造紙、紙漿、水泥及紡織工業。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蘊藏了80億桶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経濟潛力非常高。內戰終結後、毎年在貿易上共取得30億美金以上的盈利。

瓦努阿圖〈萬那社〉



瓦努阿圖

瓦努阿圖共和國(台灣譯作「萬那杜」,中國大陸及香港譯作「瓦努阿圖」)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獨立建國於1980年,由80多個岛屿(68個有人居住)组成,屬於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其一年四季均為熱帶海洋性氣候。

萬那杜由83個島嶼組成,並且宣稱擁有馬修島和獵人島的主權。83個島嶼之中,其中14個的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當中最大的為聖埃斯皮里圖。萬那杜的首都是維拉港,也是萬那杜最大的城市,位於埃提島和盧甘維爾。萬那杜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擁有熱帶雨林,而大部份島嶼都有高山和火山,最高的山是位於聖埃斯皮里的布韋馬薩納峰,高1879米。

萬那杜是行議會民主制,其首領是總統,任期為5年。總統由議院選出,侯選人必須取得3分之2的票數才可當選,而萬那杜的政治首腦為總理。萬那杜議院是屬於一院制,由52人組成,議員由人民選出,任期為4年。

萬那杜加入了不少國際組織,包括大英國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文化和技術合作機構和全球法語區。
萬那杜的人主要從事第一級生產,主要從事農業,其農作物可供應萬那杜約65%人的需要;另外,漁業和畜牧業也是萬那杜的主要經濟活動之一。觀光業在萬那杜也很重要,是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萬那杜的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和比斯拉馬語。 比斯拉馬語是一種皮欽語和克里奧爾語,混合了英語字詞和美拉尼西亞語文法。宗教方面,以基督教和長老教會為主,而天主教和聖公宗也有人信俸。萬那杜有獨特的本土文化,他們的樂器稱為梆子(slit drums),是一類打擊樂器。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格陵蘭



格陵蘭(格陵蘭語:Kalaallit Nunaat,丹麥語:Grønland)大部分位於世界上第一大島嶼——格陵蘭島上,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大約81%都被冰雪覆蓋。「格陵蘭」的意思為「綠色土地」,曾是丹麥王國的海外屬地與王國內的自治體,並在2008年的公投後決定逐漸走向獨立之途,並在2009年正式改制,成為一個內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

格陵蘭全境大部分處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隔海峽與加拿大和冰島兩國相望。

格陵蘭是世界最大島嶼,屬於大陸島,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西面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東邊隔丹麥海峽和冰島對望。由於面積龐大,格陵蘭常被稱為格陵蘭次大陸。全島約五分之四地區處於北極圈之內。

格陵蘭是繼南極洲以外,大陸冰川面積最大的地區。全份地區都被冰帽蓋上,只有島的極北部,和東西兩邊的狹長地帶,由於該等地區的空氣異常乾燥,難以形成積雪,地表才得以暴露。亦因為中部地區長期受冰雪蓋壓,故中部地區,若去除雪帽覆蓋後,會比島緣地區低。全島以中部偏東最高海拔3300米,邊緣地區約平約海拔1000至2000米。若然將格陵蘭島全部冰雪溶掉,在冰河侵蝕作用的影響下將會呈現群島的狀態。

在1989年至1993年期間,歐洲和美國的氣候研究人員到達格陵蘭島冰帽的高峰,鑽挖了一對2英里(約3.2公里)長的冰芯,去研究其化學成份。冰芯內藏有的空氣是不能去除冰帽的,愈深層的冰芯空氣代表該空氣成份是在一個較早的時期的空氣,研究其內容有利於發現遠至100 000年前的遠古時期北半球的氣候狀況。而研究結果是地球的氣候,通常是在一種較長期穩定的氣候,經過突然急速的不穩定變化,轉為另一種長期穩定的氣候。 北大西洋的氣候受格陵蘭東北部沿海的洋流情況影響很深。

格陵蘭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經受了經濟緊縮,但1993年以來,經濟開始復甦。格陵蘭自治政府自1980年來一直採取緊縮財政政策並有效保證了盈餘的公共預算和較低的通貨膨脹。自1990年島內最後的鉛礦和鋅礦的關閉以來,格陵蘭的外貿一直處於赤字狀態。現在該島的經濟嚴重依賴於漁業和漁產品出口,捕蝦業是最大的支柱產業。儘管格陵蘭已經重新開始對烴和礦物的勘探活動,要正式投產仍需要數年時間。旅遊業是該地區唯一有短期收益潛力的部門,但這也受到旅遊季節短和消費高的限制。包括國有企業和市政府的公共部門在該地區經濟中扮演主導角色。政府約一半的收入來自於丹麥政府的補貼,這也是國民生產總值的重要補充。

韓國旅遊



大韓民國 ( 朝 : 대 한 민 국 ),自稱韓國 ( 한 국 )、 南韓 ( 남 한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曾經的中國官方稱之為南朝鮮 ( 남 조 선 ),是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南端的國家,首都位於首爾 。 韩国三面环海,西南濒临黄海 ,东南是朝鲜海峡 ,东边是日本海 。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黃海 ,東南是朝鮮海峽 ,東邊是日本海 。 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

朝鲜战争后,韩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朝鮮戰爭後,韓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韩国目前是世界第十五大经济体系和第十大政治体系,是经合组织 (OECD)和20国集团 (G20)成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 (APEC)和东亚峰会的创建国之一。韓國目前是世界第十五大經濟體系和第十大政治體系,是經合組織 (OECD)和20國集團 (G20)成員國,也是亞太經合組織 (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建國之一。 世界银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中央情报局 2005年开始先后将韩国与匈牙利 、 捷克等一起列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 世界銀行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 2005年開始先後將韓國與匈牙利 、 捷克等一起列為新增的發達國家 。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 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 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 韩国的邻海与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汇。韓國的鄰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 朝鲜半岛北部与中国大陆和俄罗斯接壤,东部濒临日本海 ,与邻国日本隔海相望。 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大陸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日本海 ,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 除与大陆相连的半岛之外,韩国还拥有3,000个大小岛屿 。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000個大小島嶼 。

朝鲜半岛的面积为222,154平方公里,几乎与英国或罗马尼亚的大小相等。 朝鮮半島的面積為222,154平方公里,幾乎與英國或羅馬尼亞的大小相等。 其中45%,即9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可耕地(不包括已开垦的土地)。其中45%,即9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為可耕地(不包括已開墾的土地)。 与葡萄牙 、 匈牙利或爱尔兰一样, 朝鲜半岛的山地约占领土的三分之二,并且整个朝鲜半岛以太白山脉为主干,于半岛东侧,全境山势以豸字形的方式呈现。與葡萄牙 、 匈牙利或愛爾蘭一樣, 朝鮮半島的山地約佔領土的三分之二,並且整個朝鮮半島以太白山脈為主幹,於半島東側,全境山勢以豸字形的方式呈現。

太白山脉沿半岛整个日本海海岸延伸。 太白山脈沿半島整個日本海海岸延伸。 由于受日本海海浪的侵蚀 ,东海岸形成一片悬崖峭壁和岩石小岛。由於受日本海海浪的侵蝕 ,東海岸形成一片懸崖峭壁和岩石小島。 西部和南部坡度平缓,形成平原和许多近海岛屿与小港湾 。西部和南部坡度平緩,形成平原和許多近海島嶼與小港灣 。

洛东江 (长525公里)和汉江 (长514公里)是半岛南部地区两条主要河流。 洛東江 (長525公里)和漢江 (長514公里)是半島南部地區兩條主要河流。 流经韩国首都首尔的汉江是古代王国发展生息与沿江人民的生命线,如今则是现代韩国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区的生命线。流經韓國首都首爾的漢江是古代王國發展生息與沿江人民的生命線,如今則是現代韓國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區的生命線。